
束字五行屬什么,束字有多少畫,束字怎么起名,束字的含義
發布時間:2020-9-13 10:53:45 作者:在線起名網
束字五行屬什么:金
束字有多少畫:7
束字的拼音:shù
束字的繁體字:束
束字的部首:木
束字康熙筆畫數:7
與束字部首相同的字:桂 桃 橋 棵 栝 榛 榕 榆 林 梅 椏 枚 果 栗 枝 株 欞 杉 棋 梧
與束字五行屬性相同的字:姍 思 倉 舟 璨 諭 正 謝 秋 仟 鎮 雙 升 忱 才 衫 姹 西 晨 鍵

束字的含義:束
shù
捆住,系:束縛。束裝(整理行裝)。束發(f?)。束之高閣。束手無策。
量詞,用于捆在一起的東西:束修(十條干肉,原指學生送給老師的禮物,后指給老師的報酬)。
聚集成一條的東西:光束。電子束。
控制,限制:束身。無拘無束。
事情的結末:收束。結束。
姓。
束
shù
【動】
(會意。從囗(weí)木。在木上加圈,象用繩索把木柴捆起來。本義:捆綁)
同本義〖bind;tie〗
束,縛也。——《說文》
束帛戔戔。——《易·賁》。子夏傳:“五匹為束。”
束帛儷皮。——《儀禮·士冠禮》。注:“十端也。”
賄荀偃束錦。——《左傳·襄公十九年》
入束矢于朝。——《周禮·大司寇》
自行束脩以上。——《論語》
墻有茨,不可束也。——《詩·鄘風·墻有茨》
則束載厲兵秣馬矣。——《左傳·僖公三十三年》
若業為吾所有,必高束焉。——清·袁枚《黃生借書說》
又如:束刃(捆扎兵器);束芻(捆成一束的干草);束戈卷甲(捆起兵器甲胄。謂繳械投降);束手(捆綁雙手);束火,束炬(扎火把);束手束腳(捆住手腳。形容膽子小,顧慮多);束竹(捆成束的竹子);束杖(捆起來的刑具);束載(捆物裝車)
約束;限制〖restrain;control〗
強自取柱,柔自取束。——《荀子·勸學》
空名束壯士。——李白《留別廣陵諸公》
又如:檢束(檢點約束);束累(約束牽累);束躬(約束自己,檢點);束約(管束;控制);束持(約束持重);束制(約束克制)
收拾;整理〖arrange〗
去者束裝以待期,妻子鶴望而計日。——《三國志》注
又如:束甲(卷起盔甲,輕裝急進。表示要決一死戰);束篋(收拾行裝);束兵秣馬(整頓軍隊,喂飽戰馬,形容準備戰斗);束囊(收拾行裝);束擔(收拾行李)
擱置〖layontheshelf;leaveaside;putononeside〗
束書不觀,游談無根。——蘇軾《李氏山房藏書記》
〖名〗∶姓
束
shù
【量】
把,小捆〖bundle;bunch〗
生芻(草)一束。——《詩·小雅·白駒》
又如:一束花
束帶
shùdài
〖band〗∶腰帶一類的帶子
〖dressup〗∶指整飾衣冠
束帶立于朝
束發
shùfà
〖tieuphair〗∶系結頭發
〖teens〗∶成童的年齡,15至20歲
余自束發讀書軒中。——明·歸有光《項脊軒志》
束縛
shùfù
〖tie;bind;commit〗捆綁,指約束限制
先生救我時,束縛我足,閉我囊中。——明·馬中錫《中山狼傳》
束身
shùshēn
〖self-restrained〗∶約束自己,不放縱
束身自修
〖comeoverandpledgeallegiance〗∶自己捆住自己,比喻歸順
束身以受命
束手
shùshǒu
〖haveone'shandstied;helpless〗
捆住了手,比喻毫無辦法
束手無策
指不抵抗;投降
近者奉辭伐罪,旌麾南指,劉琮束手。——《資治通鑒》
束手待斃,束手待死,束手就斃
shùshǒu-dàibì,shùshǒu-dàisǐ,shùshǒu-jiùbì
〖foldone'shandsandawaitdestruction〗∶捆起手來等死
〖helplesslywaitfordeath〗∶比喻危難時不想方設法,坐等敗亡
束手就擒
shùshǒu-jiùqín
〖allowoneselftobeseizedwithoutputtingupafight;waitforcapturewithtiedhands〗捆起手來等候別人來捉拿,比喻無法脫逃或無力抵抗
束手無策
shùshǒu-wúcè
〖withoutresource〗困難時無可以渡過難關的辦法,無計可施
覺民對那許多人的束手無策感到失望。——巴金《秋》
束狹
shùxiá
〖narrow〗〖水道〗狹窄
河道束狹,只有五米左右
束脩
shùxiū
〖privatetutor'semolument〗送給教師的報酬(脩:古時稱干肉)
其以乘壺酒、束脩、一犬賜人或獻人。——《禮記·少儀》
束腰
shùyāo
〖girdlethewaist〗為使腰部細瘦而束緊腰部
束之高閣
shùzhī-gāogé
〖shelve;layasideandneglect;putsth.awayunheeded〗把東西捆起來,放在高架子上面,比喻棄置不用,不再過問
束裝
shùzhuāng
〖getone'sthingsready〗收拾行裝
束裝首途
束裝待發
shù
捆住,系:束縛。束裝(整理行裝)。束發(f?)。束之高閣。束手無策。
量詞,用于捆在一起的東西:束修(十條干肉,原指學生送給老師的禮物,后指給老師的報酬)。
聚集成一條的東西:光束。電子束。
控制,限制:束身。無拘無束。
事情的結末:收束。結束。
姓。
束
shù
【動】
(會意。從囗(weí)木。在木上加圈,象用繩索把木柴捆起來。本義:捆綁)
同本義〖bind;tie〗
束,縛也。——《說文》
束帛戔戔。——《易·賁》。子夏傳:“五匹為束。”
束帛儷皮。——《儀禮·士冠禮》。注:“十端也。”
賄荀偃束錦。——《左傳·襄公十九年》
入束矢于朝。——《周禮·大司寇》
自行束脩以上。——《論語》
墻有茨,不可束也。——《詩·鄘風·墻有茨》
則束載厲兵秣馬矣。——《左傳·僖公三十三年》
若業為吾所有,必高束焉。——清·袁枚《黃生借書說》
又如:束刃(捆扎兵器);束芻(捆成一束的干草);束戈卷甲(捆起兵器甲胄。謂繳械投降);束手(捆綁雙手);束火,束炬(扎火把);束手束腳(捆住手腳。形容膽子小,顧慮多);束竹(捆成束的竹子);束杖(捆起來的刑具);束載(捆物裝車)
約束;限制〖restrain;control〗
強自取柱,柔自取束。——《荀子·勸學》
空名束壯士。——李白《留別廣陵諸公》
又如:檢束(檢點約束);束累(約束牽累);束躬(約束自己,檢點);束約(管束;控制);束持(約束持重);束制(約束克制)
收拾;整理〖arrange〗
去者束裝以待期,妻子鶴望而計日。——《三國志》注
又如:束甲(卷起盔甲,輕裝急進。表示要決一死戰);束篋(收拾行裝);束兵秣馬(整頓軍隊,喂飽戰馬,形容準備戰斗);束囊(收拾行裝);束擔(收拾行李)
擱置〖layontheshelf;leaveaside;putononeside〗
束書不觀,游談無根。——蘇軾《李氏山房藏書記》
〖名〗∶姓
束
shù
【量】
把,小捆〖bundle;bunch〗
生芻(草)一束。——《詩·小雅·白駒》
又如:一束花
束帶
shùdài
〖band〗∶腰帶一類的帶子
〖dressup〗∶指整飾衣冠
束帶立于朝
束發
shùfà
〖tieuphair〗∶系結頭發
〖teens〗∶成童的年齡,15至20歲
余自束發讀書軒中。——明·歸有光《項脊軒志》
束縛
shùfù
〖tie;bind;commit〗捆綁,指約束限制
先生救我時,束縛我足,閉我囊中。——明·馬中錫《中山狼傳》
束身
shùshēn
〖self-restrained〗∶約束自己,不放縱
束身自修
〖comeoverandpledgeallegiance〗∶自己捆住自己,比喻歸順
束身以受命
束手
shùshǒu
〖haveone'shandstied;helpless〗
捆住了手,比喻毫無辦法
束手無策
指不抵抗;投降
近者奉辭伐罪,旌麾南指,劉琮束手。——《資治通鑒》
束手待斃,束手待死,束手就斃
shùshǒu-dàibì,shùshǒu-dàisǐ,shùshǒu-jiùbì
〖foldone'shandsandawaitdestruction〗∶捆起手來等死
〖helplesslywaitfordeath〗∶比喻危難時不想方設法,坐等敗亡
束手就擒
shùshǒu-jiùqín
〖allowoneselftobeseizedwithoutputtingupafight;waitforcapturewithtiedhands〗捆起手來等候別人來捉拿,比喻無法脫逃或無力抵抗
束手無策
shùshǒu-wúcè
〖withoutresource〗困難時無可以渡過難關的辦法,無計可施
覺民對那許多人的束手無策感到失望。——巴金《秋》
束狹
shùxiá
〖narrow〗〖水道〗狹窄
河道束狹,只有五米左右
束脩
shùxiū
〖privatetutor'semolument〗送給教師的報酬(脩:古時稱干肉)
其以乘壺酒、束脩、一犬賜人或獻人。——《禮記·少儀》
束腰
shùyāo
〖girdlethewaist〗為使腰部細瘦而束緊腰部
束之高閣
shùzhī-gāogé
〖shelve;layasideandneglect;putsth.awayunheeded〗把東西捆起來,放在高架子上面,比喻棄置不用,不再過問
束裝
shùzhuāng
〖getone'sthingsready〗收拾行裝
束裝首途
束裝待發
束字的繁體字:束
束字五行屬什么 相關文章

2020-9-13

2020-9-13

2020-9-13

2020-9-13

2020-9-13

2020-9-13

2020-9-13

2020-9-13

2020-9-13

2020-9-13